中国白酒曾经心酸的“留洋史”
浏览9+
作者:5vedi3mT 发布:2020-11-24 分类:酒水头条
白酒在很早以前就有进军世界的想法,梦想很大,但是理想却很难实现。看看中国白酒曾经心酸的“留洋史”。
上世界80年代,我国的白酒产业可以说是全面开花,一些标注着“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监制”的老酒开始走出国门。
这些白酒带着中国人低调不张扬的个性,以朴实的“土罐子”形象面对国际社会,被人们戏称为“酱油瓶”。促使他们留洋见见世面的是“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” ,没错,就是如今的中粮集团。
这个公司虽成立于1961年,但1980年左右才承担起酒类生产监制的职能,促进国产酒出口。那时候,可口可乐风靡中国,我们国家也特别想把自己的产品也卖出国门。
当时,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特别热衷于使用“丰收牌”或“长江大桥”牌。
那时候,一帮子专家、学者“研究”了半天,才发现原来是包装不对!于是,咱们的中国酒外包装开始大变样——无论是玻璃瓶的材质、标签的印刷质感、封口瓶盖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。如酒标,开始采用进口纸张,色彩使用电化铝、金色和印扎凹凸等效果。
汾酒“出国”后,则是来了个完完全全的大变身。从“村里小芳”变成了“世界名模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