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是極其重要的一年,对汾酒而言,成败在此一役——与山西省国 资委签订的三年责任书,终于迎来总检。
激流勇进,往往是勇者胜利。过去两年,放眼行业,汾酒的改革力度之大,无仅有。在业内,汾酒集团黨委、董事长李秋喜以战略家著称,改革之外,他更像一位肩负重任的大家长式,带领汾酒人乘风破浪、重回。
与李秋喜“敢闯敢干”的个人风格对应,汾酒的目标正在不断 “加码”。从与山西省签下“2017、2018、2019年收入(酒类)增长目标为30%、30%和20%”的军令状,到股权激励落地之时,定下“2019-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至少增长90%、120%、150%”的新目标,近日,李秋喜再次立下宏愿:到2020年,市场占有率要实现“白酒市场三分天下,汾酒有其一”。
古人云,见微知著,天下事,必要于细。细则成,细则胜,这是历史的。几天前,在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,李秋喜提出汾酒2019年三大变革,从动力到效率再到质量,可谓还环相扣、步步为“赢”。
经过前两年改革“全面施工”, 塔基打下坚实基础的汾酒,2019如何打响这场行业“进位赛”?
动力变革:扩大激励覆盖面
本次经销商大会上,汾酒方面透露,2018年集团公司预计完成销售160亿元,其中,酒类销售110亿元,同比增长34%,酒类利润同比增长57%。
高增速背后必然伴随着高压力。本月中旬,李秋喜凌晨4点便出现在酿酒车间,这大概是其数百个改革日夜中極为平常的一个夜晚。此前,李秋喜曾坦言,从签订目标责任状起,就开始靠安眠药入睡,半夜醒来趴在桌子上想怎么完成任务,琢磨哪些人能用、哪些部门可以作为改革突破口。
尽管压力意味着动力,但李秋喜认为,“仅仅是压力之下的动力,也不足以支撑汾酒高速度、高质量的发展要求,必须在动力之上再进一步增加活力。”
为此,汾酒将在2019年进一步深化动力机制变革,主要包括3个层面:三项制度改革层面,人才方面以及股权激励层面。
12月13日,汾酒发布股权激励公告,受到外界極大关注。公告显示,汾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650万股限制性股票,以每股19.28元的价格向397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590万股。今年2月,汾酒更是地重掷4200万元专项奖励,以兑现2017年度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时的承诺。
“激励不失为解放体制的好方法,必将成为汾酒业绩增长的催化剂。”彼时,有业内人士向酒业家表示。
李秋喜曾总结走出汾酒新速度的“五步棋”:选好一名班长、建好一个团队、定好一个目标、抓好一项举措、用好一个激励。
为让听过炮声的人上战场,汾酒改革步就是“釜底抽薪”,直指汾酒销售公司,将人事调配权充分下放,科级全部“起立”,解聘所有职务,重新竞聘上岗。
“谋事在人。改革离不开人,汾酒如此大马金刀的改革,背后每一项工作的落地,都需要人才。这也是汾酒领导班子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。”有业内人士向酒业家记者表示。
2019年,在激励层面,李秋喜表示, “将进一步扩大激励的覆盖面,进一步细化考核行权的细则,让股权激励真正激发核心员工的内生动力。”
“重金鸣鼓再出师。李董在经销商大会上发出承诺,2019值得汾酒人期待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效率变革:推进华润战略协同
在汾酒诸多改革中,与华润的联合无疑極具看点。
今年2月,华润创业正式以52亿元受让汾酒11.45%的股权,成为第二大股东。此前,汾酒集团公司股权结构单一,为国有资;上市公司国有资本一股大,70.65%的股权为集团直接和间接持有,在市场竞争和资本运作中处处掣肘。
华润入股,无疑解决了李秋喜的一大“心病”。 他曾公开表示,“目前行业排名的内在逻辑,更多地体现在企业间活力的差距,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活力的强弱,终体现到行业的排名上。”
此前,华润入股东阿阿胶、片仔癀,为这些老牌企业注入了强大活力。雪花啤酒的成功经验和渠道优势能否助力老牌汾酒产业升级,外界对此充满期待。
目前,华润雪花和汾酒共同处于品牌升级的高速增长阶段。不久前,华润雪花收购喜力在华业务,力图突围中高端市场。与雪花类似,汾酒提出要在2020年将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从40%提升至70%,进入白酒阵营。
对汾酒而言,大力拓展省外市场也是当前重大转型之一。华润旗下的业务包括啤酒、饮料、食品等,拥有健全的全国性快消品经营网络,其零售业务华润万家超市,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位,这些都将助力汾酒发力全国市场。
1个多月前,李秋喜带队,23位汾酒集团高管造访华润大学小径湾校区。期间,汾酒与华润正式成立战略合作会,由李秋喜和华润集团副总经理、华润创业董事会陈朗担任主任。同时,双方同意从战略管理、人力资源和精益管理三方面入手,从战略落地到薪酬体系,从产销协同到优化供应链,以至于逐层分解,建立全面预算合作的交流小组。
有行业观察人士对酒业家表示,“经过前期的磨合,汾酒与华润的战略协同将在2019全面释放。”
而在李秋喜的讲话中,“协同”成为2019年汾酒效率变革的两个关键词之一。
他表示,“下一步更关键的是积極落实汾酒与华润的战略协同。在管理提升方面,对公司战略管理、人力资源、精益管理、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研判,分析差距和不足,明确改进目标,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学习;在营销协同方面,要主动借鉴、引进华润在消费品领域的成功运营经验,重点加强在产品推广、渠道和品牌运作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探讨。”
质量变革: “白酒市场三分天下,汾酒有其一”
数据显示,2017年,汾酒实现营收60.37亿,同增37.06%;净利9.44亿元,同增56.02%。2018 年前三季度,汾酒实现营收69.15 亿,同增42.41%;净利润12.64 亿,同增56.89%。
也就是说,汾酒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。数字背后,则是大力推进销售公司改革、引进战略投资者、发力国际化布局等一系列大刀阔的变革。
动力和效率的变革,终体现在质量之上。会上,汾酒进行了成绩总结,2018年可谓汾酒营销实现量变与质变的转折之年:
这一年,汾酒维持较好的省内外销售占比,简装汾酒、巴拿马金奖、青花、老白汾四大系列的主线产品销售占比达97%。5亿元单品、10亿元系列产品分布在高、中、低各个主导价格区间,大单品大系列已具初形。特别是形象产品青花系列增幅达55%以上,同时肩负起销量提升与品牌扩张的作用。
这一年,基地市场全线增涨,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巩固;省外市场快速扩张,国内经销商达1400多家,一阶段布商工作如期完成。
这一年,市场战略布局收效明显,四大板块市场的销售占比高达88%, 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内蒙、陕西、海南、辽宁、广东等市场成为汾酒全国化重点市场,各区域根据地逐步形成。
此外,李秋喜透露,2018年汾酒集团白酒板块销售收入已经突破百亿,预计110亿左右,创下历史新高。
实际上,这已经不是李秋喜次带领汾酒实现百亿。2009年底,李秋喜当选汾酒集团新一届董事长,提出百亿目标,并在2012年提前3年完成。进入新一轮的改革,从“汾酒速度”到“加速度”,李秋喜正带领汾酒“三步并作两步走”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”。
“改出活力,更换引擎,革出效率,换挡提速,将改革进行到底。”如今,李秋喜再次立下宏愿:到2020年,汾酒集团企业综合竞争力要进入白酒行业阵营,市场占有率要实现“白酒市场三分天下,白酒和啤酒哪个更伤肝!汾酒有其一”。
在白酒行业的赛道上,清香、浓香、酱香作为三大代表香型,交替扮演着市场主角。从“汾老大”领跑,到五粮液称王,再到茅台的登顶,演绎了一个的周期。
如今,在李秋喜这位極赋改革魄力的人带领下,清香天下的归来,只是时间问题。